瑶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山居民族,分布在
广西、
湖南、
广东、
贵州、
云南的高山密林地带,范围极广,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说。
瑶族和
侗族一样属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秦汉时期,荆蛮中的一支
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区,之后在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下,不断南迁形成现在的布局,大分散,小集中。以
广西、
湖南境内的
瑶族最为集中,占
瑶族总人口的80%。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江华
瑶族自治县概况》书载:“
瑶族见诸文字最早是在《梁书·张缵传》中,书中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后来,《隋书·
地理志》云:‘
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徭,自云其
祖先有功,常免
徭役,故以为名。’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亦有‘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
诗句。”“
史料所称‘莫徭蛮’、‘莫徭’、‘蛮徭’、‘徭’等等,均指
今日之
瑶族。”
瑶族没有文字,普遍使用
汉文,多能讲
汉语。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瑶族和苗族都是崇奉盘瓠为祖的民族。历史上漫长的农耕文明和地处深山的封闭状况促成各地域的
瑶族和苗族自称和他称均有几十种之多。江华
瑶族有“勉瑶”的自称和平地瑶、梧州瑶、盘古瑶、八排瑶等称谓。即便是同一种族,因地域不同称谓不同,服饰也不同,
织绣工艺的服饰装饰部位也存在大同小异,而且
织锦工艺和
织物组织也有不同。资料和考察表明,
广西大瑶山、
广东连南的
瑶锦和织
彩带织纹细密,图案工整,线条粗壮雄健,其应用及
腰带宽窄在盘古瑶和茶山瑶各有喜好。
瑶族“绣锦”工整惊人,是一种以
挑花刺绣手法严格按照
织锦几何纹风格,讲究对称均衡、
边饰反复排列的独特工艺呈现,不是
织锦,形同
织锦。不细观实物常误为
织锦,故称“绣锦”,但其
纹饰图案与
瑶锦是相通的。江华
瑶锦“
八宝被”工艺是
瑶锦工艺中的单门分支,我们称其为“江华
瑶锦”较为准确。它是一种以经向彩条并列,间以白地
兰花或白地色花的
双经起凸绒点
显花的
棉织物,是
典型的经花工艺。其纬底线被
经纱紧紧包住,不露于
织物表面。江华
瑶锦与苗族
织花带同为经花
织物,似乎是宽窄牵彩经不同,实际
织造则是一为格律点阵式组纹,二为
色经跨纬浮纱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