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民族传统文化日渐受到重视,学界对柯尔克孜族
刺绣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这在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当下,对柯尔克孜族的传统
刺绣文化的延续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柯尔克孜族独特的
刺绣文化。在实际手工艺生产上,现代传统手工艺也由原来的手工作坊日渐演变为团体合作。《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新疆手工艺种类繁多,2008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申报的柯尔克孜族
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858Ⅶ-82。2012年,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毡绣布绣列入第三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82。
非遗文化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在
新疆地区,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区
刺绣产业分布较为广泛,其产业形式有一家一户的生产、乡村
刺绣合作社、还有汇聚多个合作社的产业园区。地方政府也将民族文化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而对
刺绣产业加以支持,2016年12月17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了柯尔克孜族
刺绣协会发展
刺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