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神偶的类型:人形偶分裸体偶、整身偶、半身偶、肢体偶(为突出某一部位而单制的头、目、耳、口、齿、手、足、脏器神偶)。半人形偶分为人兽合体神偶、人禽合体神偶、人鱼合体神偶、人蛇与人龟合体神偶。
萨满教中出现的羽人、蛇人、鱼人、虎人偶都很突出。望柱形偶为城寨部落以及郊祀所用的大型人形偶,采用
树干、
石柱或烧冶
泥土为柱而矗立地上,小则咫尺,大则有人高或城楼高竿上
雕刻神偶头像,也有斫石、削石而成人头形。望柱偶特点为
立柱上之偶头型,有人头形,有魔头形,有兽头形,有
鸟头形,亦有
怪兽怪鸟形,亦有
双头人或多头多头兽望柱,意在象征
卫士或守护神。面具型神偶,为萨满祭或祛邪所用面具偶。偶面具上彩画人面、
兽面、魔面、鸟面或彩画虫蛇等。在北方
萨满教祭祀中,偶面神具尚不多见。但有些东海窝稽人萨满祭中仍有保留面具偶的记载与传说。据《两世罕王传》、《萨大人传》中,都有关于
祭礼中用偶人面具的记载,并且用于“乌春”、“莽式”之中,并传讲其源盖来自“古昔猎狩”,“捕息兽或鸟群,头遮草伞、渐近捉得矣”。达斡尔人在隆重的萨满斡密纳
祭祀中,要在两棵桦树上(达语称“格日依,托若”即为家柱)挂“霍卓日,阿彦”(
娘家神)和“阿巴嘎日岱”。阿巴嘎日岱即为红铜制成的面孔浄狞、以黑熊及贴有胡须的面具神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