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于1992年被盗,随后由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进行清理。
墓主人是辽太袓
耶律阿保机的堂弟耶律羽之,曾任东丹国的右次相,生前地位显赫,死于辽太宗
会同四年(941),葬于
次年。该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包括锦、绢、绮、绫、纱、罗、
织金锦等各个品种,采用
织造、
印染、
刺绣、描绘等工艺制作。此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丝织品种类有三:一是
缎纹纬锦。即采用
五枚缎作为基本组织,以纬二重的方法使
纬线表里换层而
显花。这种
缎纹纬锦虽在
敦煌、辽国
驸马赠卫国王墓中均有过发现,但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是
妆花技术。唐代基本
未见妆花织物,宋代的
妆花也十分少见。此墓中出土的
团窠花卉对凤织金锦一方面以
缎纹纬锦为地,另一方面在
织金处采用
通经断纬的挖梭方法,使
金线只用于局部范围,这就是
妆花技术,对
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二是织成的设计和
织造方法。所谓织成就是将
织物的图案按服装的要求进行设计和
织造,此墓出土的
花树狮鸟织成紫绫袍就是一例,其图案由上到下只有一个图案循环,中间为海石榴
花树,树上有山
鹧鸪鸟数只,树下为一对
狮子,显然,这一图案设计与袍服的
款式完全配套,
织造时也专门按其式样
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