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民族性特征体现了羌族的民族记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出来:一是服饰。羌族的传统服饰与其他少数民族有着明显的区别。羌族服饰无论男女,一般都穿土布长衫,
外套羊皮或
棉布长
背心,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系
绣花腰带,足穿勾尖
绣花鞋,喜戴
耳环、圈子、
簪子、
银牌等首饰;二是语言。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羌语支,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保留的只有口头语言。由于表音文字的缺失,导致
羌语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目前只有少数的、年老的羌族人才会说
羌语,大部分
羌人说的是
汉语;三是
民俗。羌族的风俗习惯有着独特的魅力,蕴涵着独特的羌族文化。从饮食、节庆、到生活中的
婚丧嫁娶,再到羌族的民族信仰,这其中无一不体现着羌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差异性;四是
宗教信仰。羌族是信奉“
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大致可分为自然界诸神、
家神、劳动工艺之神及
寨神和地方神4类。其中有个最大的特点,所有崇拜的
天神、地神、
山神、
寨神,都没有固定的
偶像,而是融合在
白石崇拜的
祭祀习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