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代,
蚕丝被运用到
刺绣上来,其
刺绣品,除了实用品外,还致力于绣画。由于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
书法及绘画,书画是当时最高的艺术
表现,到了宋代,
刺绣都用
丝线,而书画的
风格直接影响到
刺绣的
风格,绣画与绘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宋代
刺绣发达,是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的缘故。据《宋史•
职官志》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
宋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
山水、楼阁、人物、
花鸟几大类,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绣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进而为
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
刺绣之中,形成独特的观赏性绣作。为使作品达到书画的
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设计,绣的时候需把所绘的绣本研究清楚,才能
刺绣出精致的绣品。宋代的
刺绣构图,
纹样的取舍留白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都满地施绣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
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说明了宋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