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线时首先要将
棉花搓成细长的棉布绩。把弹过的
棉花放在光滑的板上展开铺平,摊成一个细长的平面,用光滑的细棒(
山东很多地方用
高粱秆,一般选用
高粱穗下细长的一节)将棉絮缠卷上,搓几下后抽出即成为棉条,民间称为“布绩”——中空的圆棉条。棉布绩的制作要求是粗细均匀一致、松紧适度,否则会影响下一步纺线的质量。纺线时将
纺车支在地上,纺线人盘腿坐在蒲团上,先将棉布绩的一端扯出
线头绕在线锭上,然后靠右手转动
纺车,带动线锭转动。左手捏着棉布绩逐渐地向后
牵引,越拉越长,棉布绩上的
棉花随着线锭的快速转动
加捻不断变细,等到
捻度达到要求后,左手慢慢向上抬起,然后把纺好的线缠绕在线锭上,然后不断重复上一次的过程,直到把一条棉布绩纺完,再拿一条新的棉布绩接上,如此循环往复,待线锭上的
棉线快缠成浑圆的一穗时,就可以把
纺车停下来,抽出线
锭子,撸下线穗(也称为穗符儿),用
高粱秆插到线穗当中并别紧
线头收好。
纺车的转速要与牵拉棉条的速度相协调,否则就无法控制线的粗细均匀程度,这全凭经验掌握,没有科学的运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