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早期之年画罕有流传至今者,最晚至清代已出现相当繁荣的局面,其绘刻地区大约以晋南的平阳(今
临汾)及其西南的金殿村为中心,并逐渐辐射洪洞、赵城、襄汾、侯马、曲沃、稷山、新绛、
河津等地,最北可至介休。据调查及现有资料可知,清代道光、
咸丰之际至
民国初年,晋南年画制作已极为普遍,在
临汾县及所属屯里、西芦、大堡、金殿、桑湾等村,襄汾的东王村、襄陵镇、庄头村、单家庄,曲沃、侯马、新绛县城和南李村、北苏村及清时绛州所属的稷山、
河津、闻喜等县皆有
木版年画作坊及画铺。在
手工业、商业发达的绛州城,清代道光至
咸丰年间,年画出现了新高峰,在当时的城关镇就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著名的年画作坊及画铺有益盛成、德峰昌、同裕兴等数家。绛州南关薛家经营的益盛成画店约开业于
咸丰初年,每年印销年画达十万张左右,产品远销陕西榆林、韩城、
西安等地。分布于广大农村的小型作坊,大多为一家或数家农户经营,成为农闲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