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艺术特征
苗族织锦
元代袍服图案
演变过程
元代袍服上经常出现袖襕和
肩襕
图案。其实这样的
纹样
在
金代
已露端倪,如黑龙江阿城
金代
齐国王墓出土的
织金
袍襕,到元代可以找到大量的实例。比如
英国
Rossi&Rossi Ltd.收藏的
几何纹
肩襕
辫线袍
、1978年内蒙古达茂旗明水墓出土的
织金
锦袍等。它们
大都
是带有波斯或
阿拉伯
文字
风格
的图案,以
圆圈
和线条组成。
纹样
规整变形,上下左右,处处对称,高度程式化,和
伊斯兰装饰
风格
十分接近。除了上述袖襕和
肩襕
图案,元代还兴盛
琐纹
,有时它们是作为
团窠
主题
纹样
的
地部
,有时是作为独立的图案出现。今天还可以看到的有
琐纹
、
卍字
纹、
龟背
纹等。
卍字
纹屡见于元代
丝绸
,它时而充当主纹,时而用作
地纹
,它的出现使得图案显得规矩严谨。“卍”字原是
佛教
中的一个
吉祥
符号,在唐代时出现,但当时只是单独用于
佛教
场合。到宋代后,由于
曲水纹
的大量出现,
卍字
纹作为一种装饰性的
地纹
被大量使用。元代是
卍字
纹使用最为普及的时代。
卍字
纹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为不断头的形式,寓意绵绵不绝。虽然这类图案的源头早在魏晋时就已出现,但为数甚少,不成气候。
赵丰
教授认为元代
琐纹
的兴盛很可能与
伊斯兰文化
的传播有关。
伊斯兰装饰
艺术中不用人物和
动物
,但却有各种变化丰富的
几何
形状图案出现,这种装饰艺术主要
表现
在建筑上,但宋元时期也影响了
织物
图案。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金元卷》茅惠伟
历史源流
土家族织锦
日月龙凤图案
特色介绍
按《
元典章
•工部卷之一•段匹•禁织
龙凤
段匹》记载:“
至元
七年
,尚书刑部承奉尚书省札付:议得:除随路局院系官段匹外,街市诸色人等不得
织造
日月龙凤
段匹。若有已织下见卖段匹,即于各处管民官司使讫印记,许令货卖。如有违犯之人,所在官司究治施行。”这里提到的“
日月龙凤
”指的可能正是金段子(金段子和上文的
纳石失
均是元代重要的
织金
锦,金段子一般采用
地络类
插合
结构,保留了丰富的
中国
传统元素)
袍料
上的图案。元代袍服上常常可见双肩和胸背饰有
织金
的
纹样
,比如
内蒙古
蒙元文化博物馆
所藏的
织金
绫
辫线袍
的上身部分共有四个
纹样
区,双肩是
双龙
托起的圆盘,胸前背后均织出
方形
的
五爪
龙纹
。
中国
丝绸
博物馆所藏的绫地
盘金绣
辫线袍
上左右肩上也绣有圆盘
纹样
:左肩上的圆盘,为
太阳
和三足乌
纹样
;右肩的圆盘上有一兔,显然是象征
月亮
,因为传说中
月亮
上有
玉兔
。
鸟纹
和
兔纹
,证明这是
日月
纹,寓意肩挑
日月
。这种
日月
纹位于袍服双肩位置的情况与明清时期出现的
十二章纹
龙袍
实物相吻合。从上述两件袍服的情况来看,当时所谓的“
日月龙凤
”,或许就是用龙托住日、月的
纹样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金元卷》茅惠伟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