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羌族传统
葬俗
为
火葬
。《
庄子
》曰:“羌人死,焚而扬其灰。”《
后汉书
》亦称:“死则烧其尸。”羌族
逝者
穿
寿衣
(
三裤六衣
)
入棺
,父母健在者穿
白色
丧服
,否则穿
深色
丧服
,并在棺内置放五谷杂粮。此外,还要杀一头黑羊为死者引路。若是有威望的老人或民族英雄去世,则要举行隆重的
丧礼
——唱丧歌,跳丧舞。举行
大葬
时要由一名有威望的
释比
身披
牛皮
铠甲
,右手执刀,左肩挎枪,其后紧跟着八名
释比
,他们都头戴
面具
,摇羊皮鼓和
铜铃
,并跳
丧事
舞蹈
《跳盔甲》,这就是流传民间的
丧葬
祭祀
舞蹈
。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概述
在羌族家庭,
子女
们会提前为5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
棺材
和衣物,以表孝心,使老人放心,众人看到安心。老人即将落气时,儿女要为其穿好
寿衣
、寿帽,头朝
神龛
,脚朝大门,平放在
棺材
盖上。然后让他(她)手牵一只黑羊(落气羊),嘴里被塞进“口含银子”,表示老人苦了一辈子,尊敬老人,期望老人保佑后辈都有吃穿。由
长子
抱着老人的头部,其余
子女
及
晚辈
手拿
纸钱
跪于四周。一旦老人落气,众人齐声哀哭,撕
纸钱
、烧落气纸,请
释比
做法。之后,
寨子
上的人纷纷赶来帮忙。
丧家
必须在第一时间通报
亲属
,特别是向
母舅
家禀告
逝者
去世前后的情况,请
释比
测算下葬时间。人们为之扯
孝帕
、唱
赞歌
、跳
羊皮鼓舞
等。其中,
孝帕
、
孝衣
均要按照
逝者
舅家
的要求做。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决定是做“普孝”还是做“关门孝”。如果是“普孝”,则是给来自四大门亲的所有
亲属
,即
孝子
的姑爷、
母舅
、姨爹和表叔的
子女
及干儿干女,每人准备一幅
孝帕
,如果是“关门孝”,则只给儿子、媳妇、女儿、
女婿
、族中的侄儿侄女准备
孝帕
。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概述
羌族民间有“晒
龙袍
”的习俗。逢农历六月六日(
羌语
“主罗主甲”),各家要将老人的
老衣
或珍贵的衣服拿出来晾晒,保证干燥,不受虫蛀。
老衣
是
子女
们提前为年过半百的父母准备的
寿衣
,体现出
子女
的孝顺,让父母对身后事放心。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艺术特征
特点/特色
羌族对
红色
的喜爱与
羌人
崇尚火、崇尚
太阳
有着紧密的联系,羌族的
尚红
习俗,又叫做“
火红
文化”或“火文化”。
羌人
喜欢
红色
缘于上古之传,有着悠久的历史,《
白虎
通•无行》说
炎帝
“其色赤”,赤即
红色
。羌族与
炎帝
同源于古氐羌,在
色彩
祟拜和喜好上也会受到古氐羌的影响,以
红色
为
吉祥
色。
炎帝
是
中华民族
的始祖,因此,羌族、汉族都有
尚红
的习俗,且
红色
皆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现代羌族也普遍喜欢
红色
,如
新娘
出嫁的
嫁衣
是
红色
,
盖头
是
红色
,
绣花鞋
是
红色
;新婚后,新郎
腰带
是
红布
或
红绸
;青年妇女,少年童女都喜欢穿
朱红
、
紫红
、
水红色
的
长衣
;老年妇女的
寿衣
也有一件是
红色
的。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