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妇女
编织的
侗锦以
构图精美、布局对称、图案多样、
色彩绚丽、工艺精巧、品质优良而著称,受到古人的赞誉。如明人郭子章《黔记》中称赞“洞女肤妍工刺锦”。清代时,
侗锦已闻名遐迩,其中以
贵州的黎平、
广西的三江、龙胜和
湖南的通道等地的
侗锦品质最为优良。康熙年间胡奉衡的《黎平竹枝词》中有“峒锦矜夸产古州”之赞誉。李宗昉的《黔记》亦称赞:“黎平
侗锦,精者甲他郡,冻之水不败,败之油不污”。乾隆邑人张应铭更有诗赞美黎平的“
诸葛锦”云:“苎幅参文绣,花枝织朵云;蛮乡椎髻女,亦有巧手人。”长期以来,
侗族妇女素有擅长
织锦和喜用
侗锦的传统。在侗乡,
侗锦成了姑娘们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的标志。直到现在,
侗族姑娘仍保持着
织锦的传统,她们手不离线,无论是在农闲还是在田头地角,只要稍有空闲,姑娘们就会飞针走线
织绣各种饰品,以抒发她们丰富的
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示她们的聪明才智和
织绣技巧。
侗锦中的各种图案和
色彩,蕴含和演绎着侗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信仰和审美心理,表达了
侗族妇女对幸福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因而,
侗锦在
侗族人民的心目中,是
吉祥、美好、智慧和幸福的象征。历史上,
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侗族妇女就是用凝聚着人们对历史、
祖先、故土、战争、迁徙、信仰等回忆与缅怀等演绎成各种图案与符号织制在
侗锦上,形成一种徽记,
世代传承。因此,在
侗锦的图案和
色彩上,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的形式美,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到
侗族的历史文化、信仰与观念形态等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