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冯骥才主持的
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工作在全国展开,历时8年,完成了对全国20个重要年画产地的调查以及19个重要年画产地传承人口述的记录,最终出版了共计22卷的《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本《
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完成了农耕时代
中国年画终结式总结”(冯骥才语)。此次普查运用历史学、社会学、
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多
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等多种方式,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工艺、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等10项内容。其中《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平度东昌府卷》为该套丛书第十三卷,内容主要包括东昌府年画的分类与张贴、制作习俗与工艺、画店与艺人以及销售区域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平度年画:宗成云、宗绪珍东昌府年画:赵善成》是以
山东年画产地平度和东昌府传承人为口述史访谈对象,文字生动鲜活,以艺人的主位视角展现了其所在地区的年画史、艺人从艺经历和年画制作工艺流程、年画题材、体裁和张贴习俗等。这种研究方式有助于研究者理解当地艺人如何看待自己熟知的“年画”,是获取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方式。不过,作为东昌府
木版年画口述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赵善成,虽然出身年画世家,对东昌府年画有着丰富的知识,但其本人却不会刻印年画,对年画
技艺不甚了解,也许是一大遗憾。如果能对那些曾经的刻板艺人、印刷艺人、作坊主等与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人进行更多访谈,必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值得一提的还有沈泓的《
中国濒危年画寻踪:东昌府年画之旅》一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对东昌府年画的田野调查,其中有大量的对东昌府民间年画艺人的采访,以及对东昌府年画濒危状况的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