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有众多支系,每个支系均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款款不同,而且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都是超乎想象的,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
刺绣、
织锦、银饰、
蜡染,图案
华美、工艺精湛。常常都是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
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加绣,或者
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有采用
中国传统的
线描式或近乎
线描式的、以单线为
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也有现代点、线、面相结合的。从制作
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
缝制型、拼合型和
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
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苗族服饰上的用色是随意的,不像
中国古代那样严格,但苗族的用色也有其特殊含义,是不能乱用的。从
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简洁,用料少,
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