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个独立语言。但它与古汉语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土家语中称人为“倮”,而古汉语中对无
羽毛鳞甲蔽身的
动物也总称为“倮”。《大戴
礼记·易本命》中记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据孙希旦集解:“凡物之无羽无鳞介、(蛙)瞑(蚓)之属,皆倮虫,而人则傈虫之最灵者”。也就是说,在古汉语和土家语中,人与蛙是同义的,人蛙同属,人为倮中“最灵者”,“倮”——蛙人合一也。而蛙正又是
中华民族传统的崇拜图腾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早期
象形文字中的蛙字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