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前期统治的
奴隶制
色彩很浓。947年
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兵攻灭后晋,称帝,改
契丹国号为辽。但他没在汉地建立统治秩序,而是按
奴隶制传统,掳掠后晋宫女、
宦官、百工及宫室珍宝,北归上京
临潢府。据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当时
画家王仁寿、焦著及王霭“并为德光掠归”。这三位被
辽太宗掠走的
画家都是善画道释人物者。其中王霭尤工传真画像。王仁寿是汝南宛丘(今河南淮阳)人,颇涉文史,亦潜心绘画,初学吴道子,长于
佛像鬼神及马等画,几能乱真,“所画
开封大相国寺八
菩萨,耆旧误认为吴道子笔,其精如此。”
画家焦著不见史载,当是后晋
画工待诏。三人中,王霭颇有声名。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列王霭为“人物门”神品六人中之第二:“王霭,
京师人,幼有志节,颇尚静默,留心图画,尤长于写真,追学吴生之笔,于
佛像人物能尽其好。朱梁时以为翰林待诏。至石晋末,
耶律德光犯阙,时霭与焦著、王仁寿为德光掠归。至宋有天下,王霭还国,复为待诏。”《圣朝名画评》又称:
宋太祖即位后,“以区区江左(
南唐)未归疆土,有意于吊伐,命霭微服往钟陵写其谋臣宋齐丘、
韩熙载、林仁肇等形状。如上意。受赏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