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出现了“互联网+”的概念,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意味着
中国制造科技转型的开始。纵观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脉络,我们清晰地看到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的同时,传统手工
技艺被不断的边缘化,这些被边缘化的传统已经成为今天的“
遗产”。20世纪的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个性主义的凸显、家族式生产的发展、机械大生产的火热和重新回归纯手工的积淀,多次变革无疑是跌宕起伏的,也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与时倶进”。“手工之‘技’可分为技巧、技能和技术。技巧是工艺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法;技能是手工艺人主体能力(见识和身体能力)的总和;技术则是被抽象出来的相对客观的工艺知识。高超的技能是经反复练习、重复之后,主体养成的一种身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和创造力。”正如一位织娘在
织机上
编织侗锦,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
经线、
纬线在她的操作下纵横
编织,有时候她们会一边
织锦一边聊天,看似无心为之,实际上是熟练技能的体现,那些
纹样早已熟记于心,这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自身经验,这些经验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口传”,只能靠身体力行去慢慢总结、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