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
宗教中对职能神的信仰和崇拜虽然不很发达,但仍然存在,不过多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
英雄人物转化而来。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作网罟并做
八卦以卜
吉凶祸福。
神农氏教民稼穑。尝百草以治民之病。这些传说表明古代人民并未把他们当作神灵,而是当做有功于人的文化
英雄,后来才逐渐被神化变成行业神。
伏羲被看为畜牧狩猎之神、
占卜之神;
神农氏则被看为农神、医药之神。随着社会上职业的分化,各行各业都逐渐有了自己的职能神。
木匠有鲁班,
航海有妈祖,
读书人尊文昌帝君,
武将重关公,
纺织业奉
黄道婆。除有具体历史人物的行业神以外,还出现了比较抽象的职能神,如主管男女婚姻恋爱的月下老人,主管人寿的
寿星,以及招财
童子、进宝郎君之类。职能神观念的出现,显然是社会分工在
宗教上的反映。对职能神的崇拜,一方面是对历史上(或传说中)开创此类职业的文化
英雄的纪念,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此项职业的本质和规律尚未完全认识,对生产和经营过程尚无把握,不得不求职能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