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1952年,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调查组对羌族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在其成果《羌族调查材料》一书中,对羌族服饰有如下描述:“各县羌族服饰都大同小异,男女都着
麻布
,
毪子
长衫
,
羊皮
背心
,
包头帕
,打
绑腿
,妇女穿尖钩
花鞋
,有些地方受汉族影响或多或少的穿汉装,尤以
男装
改变很大……
麻衫
毪衫
都是妇女
搓线
,手工织成的。
羊皮
背心
正面穿可御寒,反穿可挡雨,劳动打柴挖药经得起摩擦,耐用。妇女擅长
刺绣
,尤以
挑花
特别精美,在他们服装的
领边
袖口
、
围腰
,
腰带
、裤带、
子弹带
、
鞋子
上都
挑绣
许多
艳丽
的花纹。男人们都抽
叶子烟
,每人腰上插一根
烟杆
,身上挂着烟盒。女人也讲究佩戴首饰,有
簪子
、
耳环
、
手镯
、
银牌
,
针线盒
等,多为
银质
,由本族
银匠
或汉族
银匠
打制
,也有镶以
玉石
、
珊瑚
玛瑙
的......‘
镇坪
四保’地区
毛民
男人都蓄发,掺以丝线编成辫子绕成发髻垂于脑后。女人不穿
裤子
。……在理县近嘉绒藏族地区,妇女头顶
青色
帕以发辫缠绕。在与汉
回族
杂居地区,许多已不穿尖钩形
花鞋
,天冷时,才打
绑腿
,上山劳动时才穿
羊皮
背心
。”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概述
在现实生活中,羌族妇女必须随身携带的工具和饰品就是
针线盒
,并且代代相传。
针线盒
里面既插着针,又缠着线,它既是羌族妇女聪慧勤劳的象征,又是其重要的服饰品。
赤不苏
一带流行呈
斧头
状
银质
的大
针线盒
,上面镶着红
宝石
、精致的银
蝴蝶
和十余根
银坠
,每个
盛装
的羌族妇女都要将其佩戴在
腰带
上,它是重要的饰品。
桃坪
的羌族老太太随身带着
木质
针线筒
,用车木做成的圆筒状的
针线筒
光滑、油亮,说明它历经沧桑,一直陪伴着它的主人。20世纪5060年代曾流行
绣花
针线包
,它不仅实用,便于携带,而且还非常美观,上面的
刺绣
花纹极有特点、个性,现在已很难看到这种
针线包
了。根据资料可看岀,其中一组
针线包
由形如
喇叭
状或吊钟状的外壳与楔形(一头
方形
一头为
尖形
)的内囊组成,估计内囊可用来
插针
,现在甘肃庆阳地区还流行着这种
针线包
。在方寸之间的羌族
针线包
上,
花叶
图案组合紧凑丰满,
色彩
亮丽
明快
。
松潘县
的羌族妇女则用绣着
万字纹
的布制作
针线包
,外观别具一格。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概念定义
概念定义
腰带
:是羌族男女均要系在腰间的长带,它使穿着的
长衫
紧贴于身,行动更为利落、精干,同时它也是羌族男女重要的服饰品。男子的
腰带
上要挂上生活用的小件物品及装饰品,如火镰、
火石
、烟
荷包
、
小刀
及骨筷等。同样,妇女的
腰带
上也挂有随身携带的用品与装饰品,尤其
盛装
时要用银
腰带
,上面挂
银质
奶钩
、
银质
大
针线包
等,如
松潘
、
赤不苏
的羌族妇女
盛装
时常系银
腰带
,上面镶以红、绿
宝石
,并挂
奶钩
和
针线盒
等
银饰品
,显得异常
华丽
。日常服饰多用
棉质
腰带
,长约280厘米,在腰间缠上两圈后在后腰打结,留下长长的
腰带
头穗子,
长穗
头上再用
彩线
缠成一组组小穗。
汶川
的
威州
、
绵篪
一带的羌族男女用的
腰带
多为
织花带
,即用
红色
、
白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黑色
等色线作
经线
,
白线
作
纬线
,用原始踞织的方法织出厚实的
织花带
,且装饰图案一般由24个以上的图案组成,其中主要是
万字纹
及其
变体
图案。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