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绣是在布坯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
构图的一种方法,
平绣具有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等特点。
平绣是苗族
刺绣的
针法之一,就是在布坏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
构图的一种方法。
平绣具有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等特点。纸模就是苗族
剪纸主要用做
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名那么大,光彩夺目。纸模也称为剪花或苗花纸。苗族
平绣往往与
剪纸结合在一起。在黔东南地区,苗族
少女通常先将剪好的纸贴在选好作为绣地的面料上,然后才来回走针将花样覆盖,即获得彩丝绣出的
图纹。在苗族中使用
平绣最多、工艺最为精熟的有黔东北、台江施洞、榕江平永、八开和丹江雅灰等地。位于台江县北的施洞,它与施秉马号乡隔清水江毗连,其
刺绣技法以
平绣为主,装饰在
上衣的
衣袖、衣肩、
衣领、
衣襟、
围腰等部位。施洞的
刺绣纹样以
写意的具
象形纹样为主:人、龙、鸟、蝶、鱼、蛙、龙牛、牛、马、狗、象、虎、猫、蟹、猴、鸡、兔、貅狃(
犀牛)等。
植物很少,仅在
构图需要时配上几支简单的
花草。
动物身体多以侧面
表现,却强调夸大其趾爪、尾部,五官
表现为巨目、利齿,突出其
典型特征。描绘人物形象时正面的脸为圆脸,双耳对称呈“3”,嘴角两边绣钩形纹;画面中人的手只有三个手指,体现了
中国古人以三代多、以三概全的观念。
表现动态意象如鸟,则夸大其
翅膀,在飞行中鸟翅方向相反,足爪翘上背部,眼圆、嘴大、冠俏,尾美。特别强调局部功能,
表现对象特征的手法与古代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