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县志》(十一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岁时
民俗”中对年节的记载:设馔,易门神,桃符,写春联,天行贴子……已经透溢出扑灰年画的
民俗功用。“民间
美术的各种
创造,都可以从原始工艺品中找到它的雏形”。扑灰年画作为遗存于世的
民俗文化载体,—直附丽于高密
民俗并栖身
中国民间年画的园囿中。秦汉时
汉武帝行《太初历》,
中国年节风俗渐定,过年节时,
神荼、
郁垒两位神仙为
汉人把守门户,以拒厉鬼;东汉
皇宫则每年跳“傩舞”,驱鬼除瘟疫。年画开始散居在人们年节期间的角角落落,展开它作为年俗首要功用的
双翼,承载起人类原始腊祭衍生成年节的文化积淀。扑灰年画的原始文化内涵
胚胎还在其本元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的珠房里缓慢地发育着,其物化的原始雏形——拓扑
技艺,却早已与作为
宗教文化载体的祠庙壁画、神像相伴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