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
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定义为“传统高级
多彩提花丝织物”。而作为纯
棉织品的鲁锦之所以被称为“锦”,是因为其“
色彩斑斓,似锦似绣”而产生的爱称,并不是真正的锦。但是鲁锦的先染后织的特点和
提花技法等无疑又使其符合锦的某些特征。所以在研究鲁锦的文献中对其定义极为混乱。通常鲁
锦被认为是鲁西南地区带有
色彩、花纹、图案的土布的统称。但是鲁锦作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肯定的是其
织造技艺。在2004年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
齐鲁文化特色从书•工艺》一书中鲁锦就被归入
编织类。可见其特点在于
织造。而鲁西南民间传统的多色土布包括不仅包括民间
织锦还包括彩印花布。其中后者是以
白色平纹布彩印而成,其特色在于
印染,单就
织造技艺而言并无过人之处。鲁西南民间传统土布中能够显示高超
织造技艺的只有被称为“花格子布”、“
提花斗纹”、“四缯格”、“八缯格”、“棉布单子”的民间
织锦。所以尽管菏泽、济宁的彩印花布在20世纪八十年代均曾被归为鲁锦,参加了1986年3月,在山东省工业展览馆举办的《鲁西南
织锦与现代生活展览汇报会》和8月参加了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鲁锦与现代生活》展,但并非在2008年作为
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