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隔绝
匈奴与
羌人的措施,并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
羌人事务。同时将归附的
羌人大量内迁,使得
羌人从地域上有东羌与
西羌之分。进入
中原的东羌与汉族交错而居,并从事农业生产,私有制也有一定发展,因此,在汉代东羌就基本上与汉族相互融合。而未进入
中原的
西羌人大部分散居于今甘肃、青海、黄河、湟水地区,其余则聚集在新疆塔里木南沿的诺羌等部落,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等部落,西南地区的
牦牛羌、
白马羌、
参狼羌、
青衣羌和
冉駹羌等部落。王明珂在《羌在汉藏之间》中对“
羌人带的萎缩原因:汉化、番化与夷化”进行分析,通过“汉代以后
羌人概念的萎缩与重现”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羌族从南北朝至今两千年来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