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出了
埃及,不仅没有结束
以色列人的困难,而且迎来了更大、更难解决的问题。大队
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行军,吃喝问题很难解决,势必引起埋怨之心。加上,十二支系
以色列人在
宗教信仰上对于耶和华的忠诚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又没有律法和典章制度来保证各支系在思想、信仰和行动上的统一。这些情况加深了意见分歧。到了玛拉没有水喝,到了汛的
旷野,没有粮食吃。
以色列人向摩西和亚伦发出怨言:“巴不得我们早死在
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
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摩西很是紧张,时刻担心
以色列人会用
石头打死他。总算
以色列人命不该绝,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吗哪的
菌类,找到了一处
泉水,摩西利用这个机会,把这偶然的机遇神化为上帝耶和华的恩赐,稳住了这群愚昧
迷信的群众,把他们带到西乃山。在这种情况下,摩西当然会认识到用强化信仰耶和华上帝的办法统一
以色列十二支系的信仰的必要性。恰好在这时,摩西的岳父从
埃及跑来送行,见摩西处境危险便出了两条主意:第一,奏告上帝,用上帝的律法治理群众;第二,建立各级官吏,对百姓加强管理(“摩西的岳父说:……现在你要听我的话,我为你出个主意,愿上帝与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上帝面前,将案件奏告上帝。又要将律例和
法度教训他们,指示他们当行的道,当作的事。并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上帝,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叫他们随时审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这里,小事他们自己可以审判。”见《出
埃及记》第18章)。实质上这是向摩西传授
埃及法老利用国家
宗教维持统治特权的经验,要求摩西把乌合之众的难民组织为“国家”和“政权”的形式,并把希伯来民族的传统
宗教强化和改造为“国家
宗教'”,摩西则以耶和华的名义实行神权统治。摩西以后的作为,基本上就是按照他这位
埃及岳父的主意行事的。他事先召集长老会议,声称上帝召他上西乃山为
以色列人立法,要求全民斋戒三天,等候他带回上帝的约法。除摩西以外,谁都不许靠近山界,否则将被上帝击杀。摩西安排妥当后,上到西乃山顶,一住就是四十昼夜。他自称面见上帝,上帝约法十条,并用指头写在两块石版上,带回去作为
以色列人永远遵守的律法和诫条。可是,在这期间,其兄亚伦在
以色列人的要求下
铸造了金牛犊作为崇拜的偶像,与摩西带回的诫条完全对立。摩西勃然大怒,摔破石版、捣毁金牛犊,把崇拜金牛犊神像的百姓视为背叛上帝的大恶。他发动忠于自己的利未家族去惩办那些在
宗教信仰上持有不同意见的百姓,一次就杀死三千人之多。如此残酷,在
宗教史上也属罕见。这次屠杀的结果,当然就使其他持不同信仰的
以色列人;震服于耶和华的权威和摩西的屠刀之下。创建独尊耶和华和尊奉上帝约法的犹太教的政治条件成熟了。于是,摩西再度上西乃山,重新制作了两块刻有上帝约法的石版,据此作为耶和华赐给
以色列人必须遵守的诫条。同时,摩西又用上帝启示之名,颁布了一系列律法。在此基础上,摩西时代形成了一套内容广泛的体制:它既规定
宗教的信条,又规定了行为的准则;既建立了
宗教的体制,又建立了社会的结构和国家的律法;既设立了专门的祭司世家,又规范了
宗教的礼仪。犹太教的雏形于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