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机织冲击,市场低迷。由于鲁锦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份额较小,目前地方政府还没有就鲁锦产业发展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资金筹集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产业化进程是缓慢的,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鲁锦
织造的后备力量衰竭。鲁锦手工
技艺传承工作的紧迫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
市场化的运作让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选择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织造,从生产环节上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造成鲁锦产品价格急剧下降,
利润率大幅降低,经营者为了企业生存不得不想办法从生产和原料上进一步压缩成本,手工生产当然无法和机器生产的效率相抗衡,于是这种对鲁锦手工
织造丝毫不负责任的恶性循环直接冲击了传统的手工艺行业,政府无法也难以
及时制止这种
市场化的行为,专家所称的“开发性破坏”,指的就是这种现象。鲁锦的市场开拓仍然定位在地方特色礼品和中低端家纺产品,没有在高端市场取得良好的拓展。在已有的销售模式中,网络销售在产品销售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网上宣传、网上订货是其最主要的销售方式。其次则是客户主动前来订货,但所占比例并不很大。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对于当地大多数企业来说,其经济实力尚难以通过支付
巨额广告费的形式在其他更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上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而只能借助于网络这种资金需求比较少的宣传渠道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产品的销售。
销售渠道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鲁锦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规模。现有鲁锦企业的产品大多面对的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其消费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反,目前在最有鲁锦产品
购买力的人群的生活圈子里还接触不到鲁锦。目前鲁锦产品不具备品牌实力、
款式和图案设计水平有欠缺、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等因素的制约使其无缘进入高端市场。同时,鲁锦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产权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新花色的仿冒、新
款式的剽窃等现象难以杜绝,这些都是鲁锦手工艺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它们阻碍了鲁锦产业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