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年画可分为门神(现称门画),
单幅年画、中堂、
四条屏、
灯笼画、灶画、牛童等,其中以门神的规格与版样居多,门神大小规格有四种,行话叫托全、托半、托两、托四,以适应农村各阶层的需要,贴大门的用大号托全(整张油光纸大),贴二道门的为二号叫托半(报纸的三开),贴房屋的侧门、后门的用三号称托两(报纸的四开),贴房门的用四号亦称托四(报纸的八开),每种有四个图样,艺人称官、鞭、正、帅,来概括门神的内容与形式感;
官样即加官进爵之意,鞭样即侧脸拿鞭者,正样即面象为正脸者,如眉清目秀的状元游街、五子登科,帅样多指秦琼尉迟公挂帅一类
武将形象,借其威严以驱邪接福,保佑宅第平安。这四种内容,各号规格都有版本:在四号小门神多印些适合儿童、妇女张贴的内容;如
麒麟送子,状元游街,
一团和气,平升富贵;还发行一种贴在牛栏门上的年画称牛童,又叫春牛图(报纸16开),一种贴在灶房的墙上,上绘司门
菩萨公婆像,两厢立金童玉女,上方印有新年的四时八节令,俗称灶王爷(报纸四开),黄陂木兰山年画印刷上并有分工,如傅家大湾、陈家大湾、易家大湾专门刻印中堂
字画,
四条屏等:而周全湾的周开泰、周恒记、周华记、周家盛等画店专门刻印门神与佛象,而有的村庄以裱
字画为主。据访问当地从事过草画的老艺人讲,那时每家
雕刻的画板最少有几十个品种,每种画又要五个套版,逐年增画新版样,堆起来好似小山堆,可见当年繁盛的景况。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破坏,月份牌年画的兴起,洋画片的倾销,
大跃进、文革时“破四旧”的清除,以及新年画的普及等变故,到1978年10月我去作年画普查时看到不少好年画版去作水缸板、鸡笼盖、楼板、切菜用的占板,十分可惜。从当时走村串户所收集的残存版本来看,尚有门神、中堂、
四条屏、牛童、年历图、游览图、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