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
两字,最早见于《
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云:“君释荼,礼门神也。”汉蔡邕《独断》及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都有关于门神为“
神荼”“
郁垒”之说。《风俗通义•祀典第八》中《梗•苇茭•画虎》
条云:“谨按:《
黄帝书》:‘
上古之时,有荼与
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
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伺)虎。”可见门神早已有之,汉代的门神形象今已不可见到。
漳州的“
神荼、
郁垒”门神年画独具一格。
漳州版的“
神荼、
郁垒”门神与
中国传统的文人绘画
风格不同,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的夸张变形,综合
写意传神的特点,是主观意象的造型观,属于独立的民间年画的绘画体系。在人物形象造型上,它不去追求符合透视、解剖的形体比例真实,而是将人物作横扩、短缩的变形,
脸部五官亦作
传神写意的夸张,它呈现了
中国年画门神的主要特色,从艺术的意象上达到形象的真实。“
神荼、
郁垒”形象威武勇猛,森严凌厉,
古拙,健劲。在
设色和线条上不同于其他地区,
红色底上大胆运用大绿大黄,
黑色粗线条充分呈现了阳刚之美,在阳刚之美的粗线条之外,还流动着圆转、柔和的细线条,构成一幅朴拙、粗犷又不失柔和艺术美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