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根据
瑶族地区实际改革经济体制和从
瑶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解放了压抑已久的社会生产力,广大
瑶族地区人民各显神通,发挥专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专业户、重点户,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有的
专业户、重点户还自动组织起来,组成各种经济联合体,进行生产和经营,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实体,使
瑶族地区经济“十年浩劫”的伤痕,在经过较短时期的努力之后得到了弥合,并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例如,
广西都安
瑶族自治县1982年统计,有116个生产队出现了各种
专业户、重点户共468户,其中专养牛、羊、猪、鸡、兔的332户,专搞种植业的92户,专搞各种加工建筑业的44户,
专业户、重点户自动组成各种经济联合体57个。1984年,各种联合体增加到1004个,
专业户增加到1916户。
农业总产值逐年递增,农民收入也随之不断上升,1980年农业生产
总值达10058.45万元,比1979年增长6.45%。
湖南江华
瑶族自治县1983年粮食产量达到15.03万吨,超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