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随着急躁冒进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急剧升级,对
瑶族地区的影响也日益加大。1957年11月13日,《
人民日报》发表《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提出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
跃进”,并得到
毛泽东的称赞。1958年1月11—22日,
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上,
毛泽东强调要“不断革命”,对1956年的“反冒进”,提出严厉的批评,并把“反冒进”作为会议的重点议题。会后,各地猛攻各种“保守思想”,仅
广西各地贴出的大字报就达2000万张。1958年5月5—23日,中共八届二次会议确立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要争取7年赶上
英国,再加8年或10年赶上
美国的不切实际的设想。这次会议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大跃进”的浪潮。1958年9月16—26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在以浮夸、虚报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大解放,生产大发展”的
典型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全国民族工作现场会。这次会议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
大跃进”,不仅要有两条道路斗争的胜利作为基础,还要打破在建设速度上的右倾保守思想,彻底扫除“落后论”、“特殊论”、“条件论”,号召全国民族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要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精神”,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运动。“左”倾思想的泛滥,否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差别,严重地脱离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助长了民族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唯意识论。致使“
浮夸风”、“共产风”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泛滥,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瑶族地区也深受其害。由于违背客观规律,搞假、大、空,从统计数字上看粮食
增产了,实际上许多人家已经挣扎在“饥饿丰年粮,野菜塞肚肠”的困苦境地。许多年后,人们回忆起“左”倾思想的危害仍然有发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