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
图腾,是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将某种动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
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有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还能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的一种崇拜或信仰物,是最早的社会组织
氏族或部落的标志与象征符号,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
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
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的原始
宗教的
宗教形式,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在
上古时期人们信仰蛇神,尊蛇为始祖神,这在很多
上古创世
神话传说中都有所体现。《
楚辞·天问》载“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为“
女娲人头
蛇身,
一日七十七化”。王
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
伏羲鳞生,
女娲蛇躯”,将
女娲当作象征女阴的蟠蛇
图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系谱》载“
伏羲人头
蛇身,以
十月四日人定时生”。《拾遗记》卷二又载“
蛇身之神,即羲皇也”,将
伏羲当作象征雷电的“两头蛇”
图腾。相传
伏羲也认为自己受胎是自己的母性始祖与蛇接触的结果,以蛇为自己的始祖,自称是蛇的后裔。据《
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
上古时期人们还把五帝之首的
黄帝轩辕氏认为是象征
云气的“四蛇相绕”
图腾等。诸如此类关于蛇的美好形象的记载比比皆是,说明
上古时期蛇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而备受崇拜。这是人们对于自身的繁衍充满着极大的
神秘感和不解,给蛇赋予女色的象征意义。人们也观察到了蛇之外形与
男性的生殖器相似,从而生成“蛇—性”文化,以蛇为性的象征是带有世界性的原始观念。“蛇
图腾崇拜”便成了在
生殖崇拜和性文化的融合下形成的一种原始崇拜,将其视为神灵与龟合体的“四灵”之一的“
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