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进居欧美后,青少年人学
读书,学的是英语或法语,受的是西方教育。在西方文化影响下,许多青少年不仅不会说
汉语,不懂中文,甚至瑶话都说不好。在西方出生成长的青少年,聚会时不说瑶话,只说英语或法语。有识之士都非常担心长此以往
瑶族传统将会丧失。在赵富明等先生的努力倡导和组织推动下,
美国瑶族上层人士一方面开展瑶文创制工作,另一方面以瑶人协会的名义作出规定,要求瑶人在家里一律说瑶语,同时试办中文学校,教授中文。创制瑶文的工作从1978年开始,得到
美国一些瑶语研究专家如加州威廉·卡里国际大学哈伯特·帕内尔博士等人的支持和参与。1984年5月,与
中国瑶文取得拼读统一,同年7月21日,在俄勒冈州召开的有来自各州
瑶族代表90人参加的“瑶人文字书写规范讨论会”上,以78票同意、7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中美
瑶族在
广东乳源
瑶族自治县达成决议的全部条款。中美瑶文方案的通过,标志着
瑶族新文字的产生。瑶文统一后,中美两国
瑶族都在实践中做了努力推广工作。8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瑶族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市、俄勒同州波特兰市、法国杜鲁兹市相继开办华文学校,一边教授中文,一边教授瑶文。听课的学生除青少年外,还有中老年人。所在国政府并不反对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瑶人利用下班下课后的时间来校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由于瑶文采用拉丁字母拼读,书面语与母语口语一致,易学易记,受到欢迎。现在欧美
瑶族与
中国瑶族、泰老
瑶族通信,有时使用瑶文,这大大方便了各国瑶人之间的
通信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