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花的工作室——
北京云龙
京绣艺术中心,坐落于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刘李店村。别看这个村子不太显眼,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为距此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
北京城的发祥地一
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
刘秀花平常就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靠着窗口
刺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样采光好,适合做活。”除了外出参展或参加培训,
刘秀花很少离开工作岗位:从20岁开始学习
京绣那天起,她就一直这样雷打不动地坚持
绣活,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的任务除了自己
刺绣,就是教徒弟们
刺绣。为了保证
刺绣作品的光洁,
刺绣的一双手非常重要,
刘秀花几乎不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庭琐事基本都是
刘秀花老师的爱人宁老师在做。作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和
北京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
刘秀花每年可以享受两万元的
传承补贴。这每年的
补贴再加上日常的绣品收入所得,虽然为老人带来了一些经济
收益,但是若想靠这些
收益在市里开个
京绣店面或是在农村老宅周围建个稍大规模的
京绣传习所却是无望。而目前由于工作室里没有通暖气,冬天只能开着空调,墙皮常因潮湿而脱落,这整个简陋的房间里,最精美的便只有那一幅幅饱含
传承人心血的
京绣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