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状态并不是静止着的,到了
乾隆时期前后,又有了很大的改变。从
临摹发展到根据现实生活进行
创作的阶段。最大的发展,是加强了人物性格的特征与画面的干净洗练,并采用了透视法。
木刻年画
风格的特点,遂渐成熟,现实的气氛重了。明末清初,陈老莲、
萧云从、
刘源、金古良、
朱圭、冷枚等
画家的
木刻在人物性格上的
创造,显然对于当时年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年画遂渐增强了
木刻的趣味。在
着色方面,同样受了清代画院的影响,沉滞的调子,一变而为明朗轻快,说明当时社会经济情况好转,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人民精神生活上所起的反映和要求。杨柳青年画到了这个时期,和南方的“姑苏版”一样,发展到最高阶段,是杨柳青年画艺术的
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