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苗族这种龙绞无定式的现象正好反映苗族人民
对龙的观念,符合
中国古代
对龙的描绘。《说文》说龙乃“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也说:“有鳞曰蚊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山海经》里描绘蛇及蛇神(龙)亦有十多种,足见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龙形象并非后来被封建王朝统治者象征权威和王权那么固定和威严。在苗族民间
宗教观念里,龙有恶龙善龙之分,有
山龙水龙之别。龙上可以登天乘云,下可以入地深渊,可以让山崩地裂。龙
变幻莫测,人见了可能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
福祉,龙让人感到恐惧又是人的保护神。如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巴拉河沿岸,人们传说因为庆贺人杀死了作恶的龙而划
龙船赛
龙舟,而每年
龙舟赛的目的又是向龙祈求风调雨顺。在苗族人眼里,就如《祭龙歌》里唱的人死后“男人变成龙,女人变成鬼”。人可以变成龙、鱼、虾、牛、蛇等也都可以变成龙,而龙又往往以这些
动物的形体出现。这种互相间的转换那么自然,那么让人深信不疑。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招龙祭龙是一项隆重的
民俗活动。基于这样的观念和生活基础,苗族妇女给我们
创造了奇异的龙
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