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鼠娶亲》的故事在
中国各地广为流传。所谓娶亲,是站在男方的立场来说的;相同的内容站在女方的角度看,则是嫁女。所以,有的地方又将
老鼠娶亲称为
老鼠嫁女。《方言》解释为:“嫁,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嫁也好、娶也好,把
老鼠当成这一活动的主角,无疑用的是拟人手法,其实是把
老鼠逐出家门的委婉表达。这一民俗活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民间俗信中择
腊月至正月为
老鼠婚嫁之日,此正值谷粮满仓而
老鼠的繁衍
盛期;送鼠出嫁,意为杜绝鼠患。人们的这种愿望,以‘
老鼠娶亲’年画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无奈心态中的趋利避害的选择。
老鼠故然可恶,但因其繁殖能力极强而无法根绝,由憎恶到恐惧,再到假心假意的恭敬,甚至媚称之为‘仓神’、‘仓王’,但内心却希望把它们都‘谴嫁’到猫嘴里去。”这种由无奈发展而来的谄媚心态在
湖南有独特的表述。滩头已故老艺人、高腊梅作坊的实际掌门人钟海仙曾经介绍:“在滩头还流传着这一说法,
老鼠非常狡猾,能听懂人们对它的议论,人们把这些本领高强的
老鼠称为高客。每逢过年过节,大家图个吉利、不愿杀生,只希望把这些高客送出门去,以求居室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