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什么样的人仍然在买线织布呢?几经打听,我得知在东明县
马头乡郝楼村有人
刚刚安好了机子,正开始织布,于是
次日便赶往那里。郝楼是个不大的村子,青壮年几乎全都外出打工了,我在村里见到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这也使得整个村子失掉了不少朝气,接近正午了,气氛仍然宁静而
祥和,各家的烟囱上都升起袅袅的炊烟,只有高音喇机上播放的当时风靡全国的《
吉祥三宝》,提醒我这里距离城市并不遥远。织布的这户人家姓李,儿女都在外打工,只有老两口在家,织布是为了小女儿秋后出嫁。邻里'中还有两家也要在今年办喜事,因此三家合安了一台机子,共有十四勾。线是从五六里外一家“
经线子的”买的,我看了看经玮都是纯
涤纶线,但她们都认为这种“加丝”的线结实、好织、鲜亮,比
棉线好。这一带的
织机都是两综的,这机布用彩色
经线、全白纬线,织成色彩鲜艳的筢子搂
条纹,是
典型的被子里用料。席片
纹样的鲁
锦被面和床单以前曾在这一地区广泛流行,将两综
织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会儿早就没人织了,盖体表子都是从集上买,印着
鸳鸯牡丹大红
喜字,又鲜亮还不掉色坐在
织机坐板上的李大婶停下手里的
梭子对我说,“盖体里子也有不少去买的,有
织机的人家一天比一天少了。往年里我都是自己织,现在也买着用了,可出嫁
闺女呢,不织几床我总觉得心里过不去;可我费恁大劲织,还不知道
闺女能不能相得中呢,她在外边啥好的没见过?”由此可见,即使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
织造鲁锦也仅仅是传统习俗的一种
表现,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习惯而已,这里的鲁锦同样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