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傣锦作为南传上座部
佛教与原始宗教相渗透相融合的产物,有着久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原始宗教的
伦理道德,
远古时代的原始道德风尚,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与
傣族原始社会、原始先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傣族先民称之为“我们
祖先的
灵魂”。然而作为原始采集
狩猎经济的精神产物,原始宗教在农耕经济代表
佛教面前自然
表现出很多落后之处。南传上座部
佛教所宣传的“脱离现实、自我解脱”的主张对生活在村社制度下极其脆弱的个体农民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南传上座部
佛教在教义上作出了适时的调和与让步,采纳了原始宗教的某些主张,并为统治阶级服务。自此
傣族人民走上了既信佛又信鬼;南传上座部
佛教与原始宗教并存的二元信仰之路。反映在
傣族织锦上,带有原始宗教
色彩的
祥瑞之物被视作一种吉祥图案,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这些祥瑞
神兽,如龙、象、狮等是
傣族历史上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与南传上座部
佛教相互斗争、相互兼容、相互吸收,最终融于
佛教体系的艺术反映。这些
神兽在结构严谨、图案明快的
织锦佛幡中较为集中,多被装饰于寺顶塔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