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
立春那天,有“打春牛”的习惯。即将纸糊的牛用鞭子打开,将牛肚内装的五谷或者
核桃、
红枣漏出,大家抢着吃,表示一年开始,并希望来年丰收。这幅画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上方画有芒神,赶一春牛,驮着金银财宝,并题有“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合(和)料,丹(单)吃散灾小鬼头”的
谚语,为“
避邪御鬼”之意;下端画三人吃饼,标有“三人九饼,
五谷丰登”之语,象征吃用有余。《春牛图》可告知农忙
早晚,如
立春之日在
腊月中,芒神放在牛前,以示春来早;
立春在正月中,芒神则立于牛后,以示农晚,冻土未解,不宜早耕。是年干支,如在“壬癸”,
雨水多,芒神则加履。下图中芒神赤一足,履一足,表示风调雨顺。图下有三人吃饼和“三人九饼,
五谷丰登”字样,这是根据历书上
日月干支算来的,如从正月自
初一数起,数到
初三得壬,初九得丙,则是三人九饼,表示麦田丰收。所以《春牛图》不是一个版样,一般图上都有当年
农历节气,以利于民间按季节不违农时地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