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土家锦中,有一类以龙、蛇为题材的
纹样:
龙凤花(铺朴卡普)、大蛇花(窝此巴卡普)、小蛇花(窝毕卡普)、蛇皮花(窝他拔卡普)、龙牙齿(铺司使卡普)、
大龙花(铺此巴卡普)、小龙花(铺被亏卡普)。虽然
龙蛇的
纹样在近三百种传统图案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是古老的
龙蛇图腾对土家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蛇的崇拜不仅是
中国,甚至
希腊、希伯来都曾把蛇象征着生育、繁殖,这是一个族体的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
龙蛇纹样中的“窝毕”就是用土家语传承的传统图案。“窝毕”是土家语“小蛇”或“蛇崽崽”的意思。通过考究有几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彩陶瓶上的
人首蛇身像和红山文化的玉龙以及龙山文化的彩陶盘,
龙纹图案带有明显的蛇的雏形。这种
龙蛇互混,与
土家族织锦妇女观念中的
龙蛇也是无从区分,竟相吻合。在她们看来,“蛇就是龙”。所以把“
大龙”(仆兹)又叫“大蛇”(窝兹),说“窝毕”是一种“仆毕”(小龙)。作为巴人分支的
湘西土家族,其族源之一是崇蛇的部族,
织锦图案中出现的“大蛇花”(窝此巴卡普)不能视为普通的
动物图案,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生存崇拜。“大蛇花寄托了土家人对生存希望的渴盼,是远古巴蛇
图腾崇拜的历史投影,寄托了土家先民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