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张骞通使西域后,就把伊州(今
哈密)维吾尔先民
创作的著名
佛教乐曲《摩柯兜勒》带回
中原。
汉武帝乐师李延年把《摩柯兜勒》改为二十八只曲调作为
汉朝军中乐曲,鼓舞了
汉朝军队的士气;唐中期,西凉
节度使盖嘉运把流行于伊州(
哈密)的《伊州大曲》献给唐王朝,在朝野盛传一时;唐朝的
乐师把当代的
诗词填入《伊州大曲》中,成为唐代宫廷主要音乐,后在民间广泛流传,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著名的伊州乐《阳关三叠》从唐至新
中国解放初期久唱不衰,可见《伊州大曲》影响之深远。从《伊州大曲》到
哈密木卡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和古老的
佛教乐曲《摩诃兜勒》有一定程度的传承关系。在
哈密木卡姆第二套《乌鲁克都尔
木卡姆》就是《摩诃兜勒》的延续。在
哈密木卡姆的曲调中,较少见到升降半音和“四分中立音”,
中原汉民族传统音乐蕴含的“宫、商、角、征、羽”五声乐调乐曲及增加“变宫”或“清角”的“六声乐调”乐曲在“
哈密木卡姆”的全部乐曲中分别占到24%和45.4%。
哈密木卡姆中的一些乐曲,在总体
风格上明显的和秦腔、花儿等
中国西北地区各民族传统音乐相接近。
哈密木卡姆中,还能见到
维吾尔语和
汉语合璧的
唱词,如胡甫提
木卡姆第一分章的第16首歌曲“山里洪巴”的
唱词为维语,唱出来却是
汉语音:哪里来的
骆驼客?
吐鲁番来的
骆驼客。
骆驼跟前驮的啥?花椒、胡椒、姜皮子。花椒胡椒啥
价钱?二两二钱二分半。有钱的老爷炕上坐,没钱的老爷地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