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茂县
黑虎羌寨
距县城16公里,这一区域的服饰与
刺绣
受历史
典故
影响最深。整个
寨子
坐落于
黑虎
河畔高山之巅,建在一块
鹰嘴
山形
山脊
上,
古时
因战乱频繁,当地
羌民
便用
石头
和
泥土
砌成高大的
碉楼
,易守难攻,用于防御其他
部族
的进攻。也因为战争,
寨民
逐渐形成崇尚武力、崇拜
英雄
的习俗。在历代的战乱中,
黑虎羌寨
中涌现出许多
英雄
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代的
黑虎
将军。他
带领
全寨
人打败了外来入侵者,用鲜血捍卫了
羌人
的领土和尊严,赢得了
黑虎
羌人
世世代代
的尊重和怀念。
黑虎
羌人
为表示对
英雄
的怀念和崇敬,逐渐形成了
全寨
妇女头戴“万年孝”
孝帕
的习俗。此帕作为一种特殊的
祭祀
道具
缅怀
英雄
人物,据说要戴万年,所以称其为“万年孝”。其以
白布
制成,布帕呈素
白色
,
头帕
高立于脑后,帕位偏左,帕后垂两节
白布条
,整体造型似
虎头
状,
表现
出这一区域妇女刚烈的一面。缘于这个习俗,这一地区的羌族服饰较为朴素,纯白的
头帕
,
天蓝
的
长衫
,
黑色
的
褂子
,手工
编织
的
羊毛
腰带
,
艳丽
的
羌绣
主要体现在
绣花鞋
上。她们将田间地头的
植物
花卉
用五彩色线装饰于
鞋面
上,借助对自然物象的精神化比拟,实现对自我
情感
的寄托与传达。这里盛产
胡豆
,因而
胡豆花
是流行于
黑虎
地区
典型
的
羌绣
花卉
图案。
鞋面
上
花卉
图案五彩斑斓的
色彩
像翻飞的
蝴蝶
在
鞋尖
飞舞,给朴素的服饰增加了夺人眼目的亮点。正因真与趣的结合、情与礼的统一,使
黑虎
羌绣
呈现出特有的生命价值与
人文
精神。
-《茂县羌绣区域性艺术特征分析》郑姣、李明
概述
汶、理、茂
羌区
以及
嘉绒藏区
的
碉楼
都保存和继承了古羌族的建筑
技艺
。这些区域的
碉楼
在历史上曾多达千座。据我们调查组实地考证,仅
茂县
黑虎乡
一带,唐朝陆续所建的
羌碉
就达300座以上。最近,我们在
黑虎乡
鹰嘴河
寨、小河坝寨等地作了实地调查。乡上的领导和当地的老人告诉我们,
黑虎乡
曾经肯定有数百座
羌碉
,因为现在都还残留着200余处古碉遗址。
羌区
碉楼
多建于
村寨
住房旁,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现在,
黑虎羌寨
的
古羌碉
相对保留得多一些。寨中保存着唐宋时期的
羌碉
共11幢,是岷江上游
古羌碉
保存相对较多的地方。这些
古羌碉
高10米至30余米不等,有4棱、6棱、8棱和12棱的。它们在经历千年战火洗礼后依然屹立寨中,堪称世界一绝。
黑虎羌寨
的
民居
建筑,以二层、三层为主;远远眺望,云烟袅袅,
碉楼
比邻,宛如一座古城堡,再与邻近梯田
群山
相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屏。因此,2006年6月
黑虎乡
羌碉
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
文物
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4月被
四川省
文物
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后备名录”。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