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殉海祭:人殉海祭是往昔生活在海边的崇信萨满教诸民族的野祭仪式,甚为隆重。
祭品是陆地
兽类、
禽类、海中鱼类,甚至殉人。海祭多为部落老酋长长逝、新酋长继位时举行海祭盛典。萨满是女萨满,而有些女萨满又兼作部落
首领(女罕),祭时多在
星斗升空后的深夜,众萨满脚登流筏,排队列阵,在海上击鼓开祭,全族人跪向
大海,焚香、焚柴,海边拢起百堆篝火,而且在海面上设一大木坛,上铺砂石,上面架木拌干柴,点起海中篝火。大木坛四周坠有巨石,用鱼筋、牛、鹿筋缠于海下石上,大木坛只在水中颠簸。但不会被海浪飘走。入夜火烟四起,引来龟鱼围神坛戏耍,神坛上
四角站有四个女萨满,专门往江中拋洒米酒、血肉、糕果等,常有巨鱼跃上大木坛上。大木神坛四周,有编筏,筏数不等,有大有小,每个筏上亦点有火堆。火堆的火主要是木柴上淋浇鲸油、火光白烟直冲霄汉,照彻海浪如同白昼,百里外海面均可见到。海祭主要祭奠前述诸位海神妈妈。海祭的时间由夜至黎明,再至深夜,第二次迎来旭日时
祭祀仪式结束,主祭者为部落罕王和部落达以及众萨满,萨满神裙在海祭时要穿鱼皮神裙、赤臂、赤足,身系腰铃,披挂满身数不尽的鱼骨神偶灵物、蛤壳、鱼
眼珠及石饰灵物等等,身上要涂满鱼油鱼血,篝火点燃后乘流筏或威呼,驶入
波涛的
大海,族众跪在海滩上、悬崖上,有的驾着木筏,有的骑着
木雕的
鱼龙,随着入海,鼓号、螺号声、角号声,震耳震天,萨满便击鼓跪拜祈请
东海女神,如果询问新罕继位事,便将新罕的女发与额血刺出滴于海中,如果海中不起
白色旋涡形的
浪花便是
神祗未有明示,便要再滴血于海中,往海中撒
祭品。如:鸡、鸭、鹿、熊、牛、羊、野豕等等,如果还不见翻起白浪,便要用已养于海中的牛鱼(鲸鱼)牵来,萨满骑于鱼背,亲刺牛鱼鲜血入海,
海水殷红,萨满再跪而祷告,新罕王女罕跪在筏上额头鲜血直滴,一直到海浪翻绽出银白的花浪,全部落欢呼,便认为是
神祗同意新罕继位为部落王,统领
东海事务,此时女罕要将未过过性生活的幼男孩数名,投于海中,殉人不能是女人,而是男人,男人又必须是幼童。殉儿时,主祭的女罕要亲摸抚幼儿的阴物,表示海神女主完全可以接受送献的人仆,是圣洁的,是世上女罕最喜欢最心爱的人献给了海神……。若是祈愿丰收、征战等也是如上述类似的祭法,不过往海里投洒的各种牲类,也必须是
雄性者,不能是雌性的。这种奇怪的古习直到近世仍保留这一观念,认为必须是
男性的方可殉葬。究其原因,盖因此种海祭盛礼,系产生于
东海女真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祭典均以女性为本位,而男子只能是社会组织中的附庸与女性隶属者的
财产。殉男不殉女的观念,恰是母权时代之母权至上观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