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蛮在西汉时属
长沙国,据《
汉书·高帝纪下》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封番君吴芮为
长沙王,“其以
长沙、
豫章、象郡、桂林、
南海立番郡芮为
长沙王。”既然允许吴芮称王,表明
西汉王朝还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统治。所以,
长沙蛮还较相安无事,或因
汉王朝还未对其进行有效统治,
长沙蛮之事
史籍载之甚微。东汉时
汉王朝在
长沙等地设置
郡县的情况下,又设置了“道”,不仅加强了对
长沙蛮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而且加重了对他们的盘剥。蛮夷群起反抗。孝安帝元初三年(116年),“零陵蛮羊孙、陈汤等千余人,著赤绩,称
将军,烧官府,抄掠百姓。
州郡募善蛮平之。”永寿三年(157年)“
长沙蛮叛,寇益阳(今
湖南益阳东)。”
延熹三年(160年),“
长沙贼起,寇桂阳(今
湖南郴州
广东北部)、苍梧(
广西梧州及
广东西北部)。”
五月,“
长沙、零陵蛮起,攻桂阳、苍梧、
南海(今
广东广州)、交阯(今
越南北),遣御史中丞盛脩督
州郡讨之,不克。”《
后汉书·度尚传》卷三八对此作了详细记载:“
延熹五年,
长沙、零陵蛮贼合七八千人,自称
将军,入桂阳、苍梧、
南海、交阯。交阯
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二郡皆没。遣御史中丞盛脩募兵讨之,不能克。
豫章艾县(今
江西省修水县)六百余人,应募而不得尝直,怨恚,遂反。焚烧
长沙郡县,寇益阳,杀县令。众渐盛。又遣谒者马睦,督
荆州刺史刘度击之,军败,睦、度奔走。
桓帝诏
公卿举任伐刘度者。尚书朱穆举尚,自右校令擢为
荆州刺史。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杂种诸蛮夷,明设赐尝,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以
长沙蛮、零陵蛮、桂阳蛮为主的,有越、汉民族参加的反抗
汉王朝的斗争,从永寿三年(157年)至
延熹五年(162年),坚持了
七年之久,席卷了湘、赣、粤、桂等省和
越南北部,给东汉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后汉书·度尚传》卷三八载:
延熹五年,
荆州刺史度尚击破
长沙、零陵蛮后,“桂阳宿贼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穷追数百里,遂入
南海。……而阳、鸿等党众犹盛。”后度尚乘阳、鸿“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大破平之。”又载:“(
延熹八年)时
荆州兵朱盖等,征戍役久,财尝不赡,忿恚,复作乱,与桂阳贼胡兰等三千余人复攻桂阳,焚烧
郡县,太守任胤弃城走,贼众遂至数万。转攻零陵,太守陈球固守拒之。于是以尚为中郎将,将幽、冀、黎阳、乌桓步骑二万六千人救球;又与
长沙太守杭徐等发诸郡兵,并执讨击,大破之,斩兰等首三千五百级,余贼走苍梧。”这是一次蛮、汉联合的斗争,其势力之大,从
汉王朝调集幽、冀、黎阳、乌桓二万余步骑和发诸郡兵讨之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