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由于社会在进步,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羌族婚礼中的习俗也因此被人们有选择性地
传承
下来,其中某些陈腐和带有封建思想的习俗(例如: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已经被逐渐拋弃。现在的羌族传统婚礼一般从
订婚
到结婚有
许口酒
、
小订酒
、
大订酒
、
花夜
、
正席
、
回门
的习俗。这中间需要投人很多的人力物力,需要经过很多的程序和礼仪,并且每一项都很复杂,但是几乎涵盖了羌族所有的特色文化,羌族的歌舞艺术、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
宗教
文化,特别是婚礼服饰体现着羌族的一项
技艺
文化遗产——
羌绣
。所以,羌族的婚礼在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概述
择偶及婚礼 新
中国
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讲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新
中国
成立以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婚嫁仪式主要有
订婚
和结婚。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
男方家
就会备礼,请
红爷
(
媒人
)到
女方
家
提亲
。
女方
家要征得
母舅
同意才可允婚。之后,
红爷
带上礼物,去
女方
家吃“
许口酒
”。数月或数年后,
男方家
又请
红爷
携礼到
女方
家,以“
小订酒
”招待
近亲
。随即,
男方家
备重礼前往
女家
报期,在
女家
办
酒席
,即“
大订酒
”,作为正式
订婚
礼,欢宴
女方
家族,索取
女方
的
生辰八字
,请
释比
测算,定下结婚吉日。此后,两家开始筹备婚礼。婚礼全过程需要三天,因此举行婚礼一般选在农历十月初一以后的冬月或
腊月
间。那时,农作物
刚刚
喜获丰收,也进入杀猪备年货的时候,物资准备充分。同时,正值农闲,有大量时间筹备和庆祝。
娶嫁
前夜
要举行“
花夜
”(
坐歌堂
),即为
新人
举办的娱乐晚会,
女方
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
咂酒
和12盘“干盘子”(即装有
花生
、
核桃
、
红枣
、
柿子
、
苹果
、橘子、糖果等的盘子,饱含圆满、
吉祥
、喜庆之意),
女方
亲友
与
男方
迎亲队伍会进行
盘歌
比赛。
盘歌
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为一问一答,随意而风趣,内容主要有三部分,即称赞
新娘
的品貌才智,勤劳朴实;谈论携带的
彩礼
、
新娘
的穿戴、一年四季的农活;表达
夫妻
敬爱、
新娘
与夫家人和陸相处的愿望。结婚
当天
,
新娘
哭嫁
,拜别亲人。进
男方家
门前,
释比
要举行
祭祀
神灵
的仪式,驱赶附在
新娘
身上的“
煞气
”后,再向
新人
祝福。进门后,众人为
新人
举行“
挂红
”仪武,
新人
在
神龛
前行礼,表示结为
夫妻
,待
男方
亲友
到齐,开始
宴客
。
次日
即
谢客日
,设宴感谢帮忙的人。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
回门
”,由新郎及
弟兄
背着酒肉送
新娘
回家,看望父母之后,遂开始家庭新生活。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概述
羌族
婚俗
礼仪从举行
订婚
开始要经过的程序有:
订婚
时要按程序举办“
开口
酒”、“
小订酒
”、“
大订酒
”,婚礼举行时要按照程序举办“
花夜
”、“
正宴
”、“
回门
”等仪式;婚礼中,男女双方分别承办
迎亲
、送亲事宜;
舅父
要负责为
新人
簪花
挂红
;席间
正客
、
远客
、
长辈
先入座,
年长者
坐上席,佘者按
辈分
、年龄入偏席、下席;羌族婚礼在上菜敬酒时先敬
正客
,其他次之;
正客
未下宴,其他客人不离席;宴毕,由主人分客,
村寨
各户负责安排
远客
住宿;婚礼程序安排由总管负责;婚礼结束后主人要宴请乡邻和帮忙者。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概述
羌族婚礼非常庄重,要举办“
许口酒
”、“
小订酒
”等仪式。过去在羌族某些地区,如
理县
、
汶川
一带,男女青年
订婚
之后,
女方
还有种植“女儿麻”的习俗,即待嫁的姑娘在山上选地开垦种麻,然后将麻织成
麻布
再做成衣服或
腰带
,以备为嫁妆。
理县
蒲溪
的羌族姑娘将“女儿麻”做成的服装作为自己的
嫁衣
,同时也给未婚夫制作一件,这两件服装均被视为珍品,不随便外穿,要传给后人。此外,
汶川县
一带的姑娘在婚前还要将织成的
麻布
衣送给自己的父母,作为“离娘衣”,以示孝敬。
理县
薛城
、水塘一带,姑娘还将“女儿麻”织成七根
腰带
,新婚时将其系于自己腰上,再由新郎解开。据说若两人情投意合,
腰带
不解自开,反之则难以解开。如果
腰带
三天内还解不开,
新娘
可提出解除婚约的要求。
汶川
羌锋寨
姑娘织出的
织花带
还用于捆绑自己的嫁妆,据称这样的
织花带
可以
避邪
,以免被污秽、邪毒玷污。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概述
婚姻的缔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羌族单是
订婚
过程就有
开口
酒、
小订酒
(或插香酒)和
大订酒
之分,而正式的婚礼则是这个过程的最高潮。在
羌寨
中,婚礼不仅是个人实现社会身份转变的生命仪式,同时也能加强整个
村寨
内部的认同与凝聚力。在面对地震这样的群体性生活危机时,以婚礼为主的社会仪式将
羌寨
内部、
羌寨
之间的人们团结起来,以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产生的乐观与希望,来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与忧虑。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何坤
概述
在
小订酒
之后,
男方家
会再次到
女方
家里办
酒席
盛请
女方
家的亲朋好友。
酒席
上,会把男女双方各自带的酒混在一起,这是
大订酒
中最重要的仪式。
男方家
请的
红爷
则会把混在一起的酒敬向
女方
家的
神龛
,男方向
神龛
磕头,至此
婚事
就算完整地确定,并且双方都不许反悔。之后,便会请释比测算结婚的
良辰
吉曰,日期确定后双方就要开始准备婚礼的各项事宜了。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更多
收缩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