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纹在
金元时期的
丝织品中频频可见,鹿的造型一般为三种,卧、站、跑,但是否所有的
鹿纹都能归入秋山
纹样,其实是有争议的。
飞鹰逐鹿的动态
纹样,呼鹿呦呦,鹿惊飞奔的
纹样,毫无疑问是秋山纹,如出土于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的
紫色罗地花鸟纹刺绣夹衫上的
鹿纹。该鹿头顶
灵芝状
花冠,边疾驰飞奔,边回首观望,似背后有猎人追击,十分生动。此外,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
缂丝鸾凤云肩鹿纹肩襕残片,在
云肩轮廓外围满地
折枝花卉中有一头作回首状奔跑的小鹿。另有私人收藏的
缂丝龙凤花卉云肩,其上有两只
奔鹿,一只头顶
灵芝冠,回首望它长着枝杈状
鹿角的同伴。这类
奔鹿的形象,极具动态。但更多时候,鹿是单独出现的,即没有与
飞鹰同步现身。鹿的神态安详,有时口衔
灵芝或
绶带,有时周边飘浮如意
云纹和
灵芝,闲庭信步于茂密的
花草丛中。这样的
鹿纹似乎与秋山之意不合,这可以归结为是草原民族对秋山题材的偏爱。鹿本身的寓意是多元的。第一,金元都是北方
游牧民族所建,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草原、苍穹、
奔鹿、
飞鹰构成了一道绮丽的风景线,这些风景会很自然地体现在丝织工艺品的
纹饰上。第二,按照
中原传统,鹿与“禄”
谐音,寓意
吉祥,汉代郑众在《婚物赞》中说:“鹿者,禄也。”汉文化中追求
吉祥的愿望,在
游牧民族中一样得到共鸣。第三,蒙古族有著名的“苍狼
白鹿”的传说,在其最早的官修
史书里开篇就说道:“当初,元朝人的祖是天生一头苍色的狼和一头惨
白色的鹿相配了,……产了一个人,名字叫做巴塔赤罕。”可见蒙古族确曾相信其
祖先和狼、鹿这两种
动物关系甚密,因此对鹿有亲近和崇拜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