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年画的大产区有三大处,其一是以古均州、草店为中心,于明代开始生产。明代
永乐皇帝为了政治的需要,推崇武当
道教,遣近臣隆平侯张信、
工部侍朗郭王进、附马都尉沐昕率三十多万军民工匠从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至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前后用十三年工夫在武当山大规模修建宫观,自古均州城净乐宫到天桎峰
金顶,青石铺成一百四十里的神道,神道两边修建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崔庙、一十二亭台、三十九桥梁。造宫观庙宇计二万多间,主体建筑面积140万乎方米,并祷塑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玉、石、木、泥、瓷等质地的神象和供器,这次建筑规模之宏伟、法式之壮丽、
技艺之精湛,号称“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
宫阙之胜,亦环宇所无”明[宀无]宇称赞:“其崇奉之典,万古未有”……(摘武文所文记载)每年阴历
九月九日是
祖师爷的生日,从这天起大开山门到笫二年阴历三月三日关山门,在这段时间各地香客云踊,朝山做会的很多,香客、会客、游客川流不息。因此民间年画,宣扬
道教的木刻画应运而生。例如当时
印制的《武当山全景图》年画,描绘了八宫二观、七十二岩、二十四庵、七十二峰、二十四涧等方园百余里的胜景,画的左边还刻有
题词“顶镇乾坤,天下无双,胜境终南,笫一名山”。到现在还有研究的价值,为修复景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