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燹是
民国时期水族地区的另一大灾难。地处西南几省咽喉要冲的
贵州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
贵州省不仅是控制大西南的重要
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而且也是西南地区军阀
逐鹿中原的一个重要跳板。因此,
民国时期的
贵州省是滇、川、黔、桂四省军阀争夺的首选目标。以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滇、川、黔、桂四省军阀轮番入主
贵州地方政权,最早是滇军军阀唐继尧入黔,自任都督,1914年
贵州军阀刘显世担任
贵州省省长,1920年,
贵州政变,卢焘任黔军总司令,任可澄任省长,1922年袁祖铭率兵征黔,袁自任省长,
次年,刘显世在唐继尧护送下,打败袁祖铭,复任
贵州省长,1925年,袁祖铭部下彭汉章出任
贵州省长……各地军阀为争夺
贵州省的统治权,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殃及
贵州百姓,水族人民也深受其害。据《三合县志略》记载,1924年1月滇军张开儒部征桂回滇途经三合县,“拉去民伕数百。生还者,百不一焉。而其货物之耗损,更难指数。此为吾合自咸同以后之第一浩劫。至今父老,每一道及,犹谈虎色变,莫不痛恨于滇唐也。”水族的另一个重要聚居区荔波也不例外,1925年,滇军团长李盘驻防荔波县城日食由地方
供给,复恣意
压榨,欲壑难填。迨奉令赴桂时,又索开拔费五千余元,沿街苛敛,倒箧倾囊,稍迟则拳足交加,不足则刀枪恐吓,铁蹄之下,莫敢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