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方面的资本主义因素,主要发生在
造纸、榨油行业。上文提到
民国时期土纸销路好,
瑶族地区手工
造纸发展,有些纸厂雇佣工人
造纸,就表示这一行业有资本主义因素发生。钟山县燕塘乡瑶人张学林(原姓邓),祖上曾是佃户、长工。自己长大后靠锯
木板、种姜卖,购置了两条冲的楠竹林,约于1945年开始在
白帽寨自家门前建厂造土纸。开始时规模小,除砍料、破料、浸料需亲友几人帮忙十天左右外,其余都是自己家人做。他本人亲自舂料、捞纸。年产纸千余担,挑至燕塘墟卖,每担五元大洋左右。攒得钱后,约1946年在新龙冲买了两条冲的楠竹林,并于1948年在新龙冲建造新厂,造
毛边纸(又称湘纸),名号“振兴”。新龙
毛边纸厂
平时也请了两三位工人,帮舂料、捞纸、焙纸等,每位工人月给工资三至五元不等。张学林脱离了农业生产,虽不脱离手工
造纸的劳动。但成了厂主,与工人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