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的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辟邪迎祥,风俗习惯,生活生产,
戏曲故事,历史人物,
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鱼虫等。
绵竹年画艺人大部分是农民,他们熟悉农村生活,注意反映农民的爱好和愿望。如《如意加官》《带子随朝》《一品当朝五桂联芳》《
瓜瓞绵绵》《
麻姑献寿》《
寿山福海》《张仙射狗》《降魔金刚》《灶神》《财神》《土地神》《三官大帝》等等。反映了农民祈望
福寿吉庆、
万事如意、富贵白头、神灵保佑、降魔除妖、消灾赐福的心愿。《纺线女》《母子图》《渔家乐》等是反映农民生活的各个侧面。画中人物或辛勤劳动或哺育幼儿,无不生动。反映地方
民俗风情的年画,在
绵竹年画作品中比较突出。长卷年画《迎春图》是
光绪年间
画师黄瑞鹄根据
绵竹地区迎春会盛况,精心绘制的。全画描绘了400多个人物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
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
民俗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戏文、历史故事、
神话传说是广大群众喜爱的。
绵竹的民间
画师们就根据
川剧剧目绘制了许多作品,如《双旗门》《
西厢记》《翠香记》《白象山》《破镜重圆》《白狗争风》《唐氏乳母》等等。人们说:“世上有,戏上有;戏上有,画上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以幽默讽刺为内容的年画,如《三猴烫猪》《狗咬财神》《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麻雀嫁女》等等,构思巧妙,人木三分地刻划和讽刺了人世间的丑恶现象。此外,《女学生》《骑车仕女》《春燕少女》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一些是反映我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作品,如《
郑成功打
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