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年画分为
木版印刷和手工绘制两种。
木版印刷的年画大多用作年节时分
庭院屋舍的美化装饰,艺术造型和张贴位置几乎不变,有着庞大的需求,其内容多与驱邪禳灾、祈福迎祥相关。手工绘制的年画内容以反映乡村世俗生活为主,描绘农家喜庆丰收、合家欢乐、村童嬉戏等场面。金灭北宋后,
汴京兴起的民间年画被迫分成两大发展区域。南方以
临安为中心,逐渐向苏、闽、粤等沿海地区发展;北方以平阳为中心,遥接晋北燕京
纸马刻印地,向陕、冀、鲁等地扩散。此外,源于地理险阻的西蜀未经战乱,年画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以门神为主的
绵竹年画
风格,对西南地区年画发展产生影响。
传世的
金代版画珍品《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义勇武安王位图》等在世界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蒙元统治者凭借武力统一
中国后,全国统一的局面促使南北两大年画艺术区域又逐渐相互融合,年画也就重新成为全国性的
民俗生活组成部分。正如王树村先生所言:“元曲是元朝文化发展的高潮,对戏出儿、
戏曲年画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