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最隆重的祭祖活动“鼓藏节”(或称鼓社节)有一个苗语称呼为“闹户弄”。“闹”是“吃”的意思,“户弄”是指鸟的心肝和一切
动物的心肝。心肝在苗族民间
宗教观念中代表“
灵魂”,因而“鼓藏节”可以理解为祭祖灵、祭鸟神或祭鸟
图腾。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月亮山地区在苗族“鼓社节”上出现的主祭服“百鸟衣”和
蜡染、
织锦的“旗幡”及粘满
白色鸟羽的
祭祀树的民俗事象了。
唐太宗在贞观三年见到的“东谢苗”首领谢元琛率领的朝贡队伍“卉服鸟章”可以说是苗装留在汉文献中最亮丽的记载,也是
鸟纹饰造型在苗装中使用的最佳说明,更是说明
鸟纹在苗族中的承继关系。这个被唐王朝授为应州
刺史的谢元琛所管辖的地区就是如今以三都县都江为中心首府,包括今三都、雷山、丹寨、榕江、台江一带的地区。或许丹寨县
巫师构王牛党对蜡梁上的
鸟纹解释最能准确说明鸟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他说:“鸟是人的瑰嘛,画了鸟还用得着画人?”由此再去看
四川画像砖上有
人首鸟身,腹中的
飞鸟就不难理解了。《
拾遗记》卷九有一则讲述伤魂鸟的记载可以作证。载曰:“
黄帝杀
蚩尤,有
白虎误噬一妇人,七日气不绝,
黄帝衷之,葬以重棺石椁,有鸟翔冢上,其声自呼为伤魂,则此妇人之灵也。”